无标题文档
 
网站首页 | 洛利系列作品 | 马头明王系列 | 世说锋语系列 | 公司简介 | 名家书画收藏 | 诊断婚姻系列 | 最新作品 | 视频信息 | 音频信息 | 世锋文化论坛 | 最新动态 | 和风美食系列
忘川与怀旧散文 | 世锋文化导刊 | 洛利系列产品 | 琥珀会员专区 | 和风美食 | 有奖收听 | 图片中心 | 最新活动展馆 | 刘世锋 | 人才招聘 | 洛利金石艺术品展示区
关键词:
www.世锋文化.com
您当前位置:世锋文化艺术工作室 >> 诊断婚姻系列 >> 浏览文章

第九章 透视“家庭教育病”(二)

2011/4/29 8:33:50 世锋文化艺术工作室 本站原创 【字体:

中学生的校外教育

少年时期的心理特征

父母们要想对中学阶段的孩子们实施正确且效率高的家庭教育,就有必要对孩子少年时期的心理特征有一个透彻的了解。

少年时期是向青年时期过渡的阶段,随着孩子身体的发育,其心理也在快速地发展。在这一时期,他们的心理更加成人化,也更易受到社会的影响。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人生最复杂最不确定的时期,因而也是可塑性极强、人生最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外界不同的环境会直接导致孩子性格的好坏。因此,在这段时期,家庭教育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这一时期孩子的思维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他们能够对社会上一些简单的社会现象阐述自己的看法,而且这一时期学校学习的性质和内容与小学有了很大的不同,学科有了很大的分化,门类也有明显的增加。这一时期孩子的思维表现出明显的两面性:一方面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发展,即他们能够对一些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容易产生片面性和武断性。此时家长们应特别注意,对于孩子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孤立偏激举止粗野、好发脾气、容易激动等要因势利导,热心关注,正确对待。切不可用一句“越来越不懂事”等话语来刺伤孩子的自尊心,这很容易使孩子的心理受到影响。家长在这一时期要发扬家庭民主,与孩子一起讨论一些较深刻的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而且这也能锻炼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凡事都想做得比别人好,喜欢与人竞争家长要根据孩子喜欢竞争的特点,引导他永不停步、永远向前。同时也要合理地为孩子们提供竞争环境,促进其能力的全面发展。

孩子的记忆方法和能力与小学时有了本质的区别在小学时,孩子主要依靠机械记忆,而不是与理解、思考相结合。进入中学阶段的孩子们,其思考、理解能力提高很快,大多数问题已经不再依靠机械记忆,而是依靠思考、理解能力。因此,中学生不仅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极广泛的兴趣,而且富于幻想,追求理想,也最容易受他们所见所闻的影响,开始幻想着将来创造奇迹,成为体育明星、歌星、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如果这一时期家长能根据孩子的特点,注意引导、鼓励,提供一些有关的课外书籍和材料,对孩子增加信心,取得成功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个人尊严和独立意识的形成这一时期的学生逐渐注重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非常要“面子”,他们事事抢先发表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这一时期,他们表现出极强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对他们提出的看法、意见,对的当然要表扬,错的也不应一概加以否定,要分析他们产生错误的原因,给他们耐心的解释,帮助他们提高正确的认识世界的能力,平时还要满足其正当的要求,对其能力和潜在能力要持鼓励和肯定的态度。

家教素质教育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促进其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正确发展从社会交往中的礼仪规范,到社会公德意识、环境意识,尊重别人等多方面都要树立榜样,或者以一些典型人物的品格教育他们,配合学校教育,使孩子在这一发展的关键时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这对孩子们将来在事业上的成功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以上分析的只是少年时期普遍的心理发展特征。当然,由于各种因素的不同和先天条件的不同,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存在的。比如,有的孩子对新事物的兴趣和接受能力特别强,有的则表现冷漠。有的孩子在性格发展方面存在着弱点,如孤僻性、自我中心及自我封闭等。这些心理障碍严重的会使孩子长大以后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家长们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分析孩子的情况,对“症”下药,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如何投资中学教育

现在的绝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独生子女的环境造就了独生子女们独特的过分自尊、独断专行、争强好胜、有的甚至不合群等不好的性格。在学校中,作为群体中的一员,同学、朋友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竞争的环境就产生了。这一时期,同学们的互相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家长们在选择什么样的竞争环境,对孩子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选择太差的教学环境,孩子在与周围接触中会产生不良影响,如果选择太好、太高的环境,周围的孩子们接受能力或其他多方面的能力都比自己的孩子强,在与他们的交往中,自己的孩子将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甚至产生消极的影响。不少家长们认为,选择重点中学总比普通中学好,这虽然在某些方面是对的,但对有的孩子却有害。

家长在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为他参考交往范围时,要切合实际,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变化、学习动向,不断调整孩子的心态,使孩子始终处在良性发展中。

近年来教育界开始逐渐重视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发展,家长在这方面也要有恰当的感情投入。如果父母能当好孩子的参谋,能使孩子稳步达到其所规定的每一个目标,则无疑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再加上孩子本身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广泛的兴趣,父母们无疑会得到一笔丰厚的精神报酬。因此,及早选择竞争环境,定好短、中、长期目标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如果孩子基础扎实,理解能力及接受能力强,不妨为其选择好一点儿的学校,以得到适合其发展的环境;如果孩子基础较弱,不妨选择一所普通中学,这也不失为聪明之举。

当孩子进入初中以后,由于孩子身心的快速发展,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增强,各方面的特点逐渐显露和形成,在这一时期,家长如果能及时抓住良机、及时投资,是具有积极作用的。但社会上各种学习材料,各种门类的辅导班等日趋繁多,家长们要避免一些盲目投资,要客观、科学地对自己的孩子做出分析,然后再进行决策。

在孩子初中毕业后,基本上他也由少年时期进入了青年时期,这一时期是孩子们准备走向独立生活,开始决定自己生活道路的时期。这一时期,他们身体发育基本成熟,身体和器官的组织和机能都已接近成人水平,精力异常旺盛。在这一阶段,家长及周围的人们,都会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学会自觉地从事学习和劳动,学会独立地处理自己的生活问题及自己和他人、集体的关系,学会像成人一样学习、工作和生活,这是比较自然的。

一般说来,青年时期的基本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他们的智力活动有了进一步发展在此时期,他们观察问题更富有目的性和系统性,更全面、更深刻,注意的范围已达到一般成人的水平。他们已很少运用机械方法来记忆,而是更多地运用理解的方法来进行记忆,他们的思维已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性,并且开始形成辩证逻辑思维。思维也已逐步由经验型过渡到理论型,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青年学生已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学习与自己毕业后前途的联系在此时期,他们已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因而能够自觉地追求知识。同时,他们也能比较客观地分析周围一些人

的优缺点,他们学习的兴趣不但更加浓厚,而且有更大的选择性与稳定性。他们也开始喜欢思考和讨论各种社会问题或在课外书籍、报纸杂志上读到的各种问题。

开始考虑自己未来的道路在这一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道德意识也在逐步加强。青年们能够把他们理想中的人物特点加以分析并把他们综合成一个形象。他们的理想与现实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这一时期已开始形成他们对自然、社会和人们的道德行为比较稳定、系统的看法,即世界观已开始形成。

青年初期表现出上述一般的心理特征,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影响的存在,也便形成了各自的特点。他们在这一时期面临着人生的一次重要抉择:普通高中、重点高中、职业高中等。在他们进行选择时,家长们也要给他们提供各种意见供给他们参考。

当孩子们进人高中或其他类型的学校直至走向社会后。他们一般都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的世界观已经比较成熟,家长们在对他们教育时已经不需要像小时候那样孜孜不倦地进行了。

要使孩子们的内心得以健康成长

一位美国教育专家做过如下实验:把一个优秀班级当做问题班来教,而把一个学习成绩较差的班级当做优秀班来教,结果发现:在原本成绩距离相差很远的班级,在试验结束后的总结测验中,两班的成绩却出人意料地变得不相上下。究其原因在于:原来的优秀班级受到老师对他们怀疑态度的影响,极大地挫伤了自信心,导致学习态度的转变,影响了学习成绩;而成绩较差的班级受到不明真相的老师的不断鼓励,充满信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老师认为他教的是一个优秀班),从而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学习成绩也就直线上升了。

以上实验表明:自信心的培养对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信心就像人的能力催化剂,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把各部分的功能推动到最佳状态,倘若一个人的成长路线总是沿着积极上升式推进,那么可以想象其积累效果是十分可观的。

然而,中国的家庭教育有着深厚的家长式教育传统。家长对孩子的基本教育方针是灌输训导加保护,他们对孩子的冷暖饥饱、人身安全、健康等方面投人了极大的关注,甚至有过度保护的倾向。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父母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价值意识等方面,无形中都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影响。如今,中国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主要是灌输知识和理念。但是,灌输这种教育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不仅影响了对知识传输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束缚了孩子的自信心。

“你还小,懂什么?让我来教你,你照我说的去做。”这是父母通常对孩子所说的一句话。然而,父母往往忽视了孩子同样具有自己的观察与学习的能力,他们的一些出人意料的聪明举动使一些成人也自叹弗如,甚至有比成年人高明得多的惊人的理解与洞察力。凡是在自己认为有一些知识的领域,对孩子的观点横加修正、大肆鞭挞,一定要和自己思维方式相符的解释为正确。这样,在迫使孩子们接受父母的观点和意见时,也大大地打击了他们主动探索世界奥秘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会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父母不喜欢孩子有满脑子的“为什么”,脾气好时还能敷衍一下,不耐烦时则说:“你怎么会有这么多问题?”孩子在严厉的指责下便不再问什么。简单地看来,父母既能掩盖不知答案的窘境,又免去了没完没了的麻烦。但从长远来说,日常生活中毫不在意地驳回孩子们认知世界的观点,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失去自信心,也就很难成长为真正独立、具有开拓精神的人才。

孩子们需要一定的空间去成长,去试验自己的能力,学会如何对付危险的局势。而现在的孩子是家中的小“皇帝”,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很多小孩只是要学习好,在家中从来不做家务,甚至连一块手帕,一双袜子也没有洗过。在家中过分依赖父母的孩子,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相当差。据报载,有个以相当好的分数考上了名牌大学的女孩,就是因为离家就读后想家、生活不能自理而被迫退学了。试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一个连自己都不能照顾的人,他有何自信去参与竞争呢?

节假日,父母常带孩子去公园、游乐场玩。然而,不少家长对孩子过分的保护,以致孩子失去了对自己的信心。家长害怕孩子会伤着,所以让他们这个要小心,那个也要小心,不能做这个,也不能做那个。失去自信心的孩子感觉这样玩起来特没劲,总是在父母的监控之下,每做什么都要得到父母的许可,什么时候能够单独和小朋友们玩,而不让父母跟着呢?在父母的眼中,带孩子出去玩。已经满足了孩子的要求。而且,孩子并没有被磕着碰着,父母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父母对孩子的过分保护,使得孩子害怕所有事物,认为自己缺乏能力,这对孩子的成长会造成心理障碍。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在大人的带领下,并不是事事都跟随在其后,而是让他们在儿童乐园里玩乐、跑跳,从而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能力。这样,他们就知道如何避免可能会发生的危险,享受到各种娱乐器械所带来的快乐。一旦松开了对孩子的束缚,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去闯荡,就会增强他们对自己的自信心。

放弃了对孩子的过分保护,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更重要的是鼓励。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不断的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鼓励,是孩子遇到困难时能得到的最宝贵的支持,从而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鼓励,可以使孩子做得更好。没有自信的孩子会很轻易地放弃任何努力,表现出自己是无用的,而且有时还故意做出逆其道而行之的事情,这样做的原因是他认为自己是无能的,不能做出任何有意义的贡献,是没有价值的,那么还不如做些恼人的具体事情,起码还能得到别人的注意。

作为家长,往往有一种先人为主的观念,认为孩子到了某种年龄,才能做某种事情,否则的话,他就是太小,太缺乏能力,不能做这类事情。比如一个两岁的孩子,如果帮助我们收拾桌子,当他手中拿到一个盘子的时候,妈妈会很快地说:“不要动它,你会打碎它的。”的确,孩子在试着做事情时,难免要犯错误,打碎一个盘子或一个碗,这是在所难免的。然而,当孩子试图去做某件事情时,父母一味地去阻止,很可能在孩子脑海中留下他是“笨小孩”的印象,他没有能力去完成那件事情。可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做一件事情失败了只是说明这个孩子缺乏技巧,这种技巧有时是因为父母没有很认真、很仔细地教他,但丝毫不影响孩子本身的价值。我们应该培养孩子敢于犯错误,敢于失败,同时并不降低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力。

孩子的自信程度通常会在他的行为中,最主要的表现是缺乏积极主动性、缺乏效率、他不会通过积极参与和贡献,来寻找自己的归属感。而要学会适时鼓励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一个做父母的都要仔细地研究与思考,如何去鼓励孩子,养成经常反思的习惯。要知道鼓励孩子的最基本的前提,是能够深人、透彻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一个孩子都会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正因为如此,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也是不尽相同的。鼓励孩子,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使孩子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而不是终日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与价值。有自信的孩子,不需要别人来评价自己的好坏。我们应当鼓励孩子将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让别人的言行来左右自己的生活,始终坚信成功是自己不懈努力的结果。

给孩子们机会让他们自行选择、决定,使他们看到正确的结果,这就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最正确的方法。

从根本上鼓励孩子的自信心,应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对周围的环境以及自己的家庭能够做出多少贡献,由此找到自己的位置和重要性。通过鼓励,有意帮助孩子懂得他们是整个社会集体的一分子,他们所做的一切都与整个社会息息相关。他们可以参与、可以与他人合作、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在无形中,孩子就认识到人生的真正乐趣在于使我们的周围感觉到我们的存在,由于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好。鼓励会使孩子们认识到,他们无须变成一个完美无缺的孩子,只要他们敢于尝试,他们就会感觉到无穷的乐趣,从而塑造完整无缺的自我意识。

此外,我们不能盲目地拿孩子与他人做比较,这样会极大地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玲玲和欢欢是表姐妹,从小在一起长大,两家也住得很近,来往密切。玲玲是一个非常聪明、非常出色的学生,不仅学习好,而且能歌善舞,体育也不错。欢欢同她相比要逊色得多。她是个内向、文静的女孩,学习成绩也一般。所以欢欢从小就感到来自玲玲的压力,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超不过她。而当成绩发下来时,玲玲会骄傲地告诉大姨(欢欢的妈妈)自己骄人的成绩,欢欢的妈妈看着自己女儿并不令人满意的成绩单,总会忍不住大声训斥欢欢:“你的成绩为什么总是那么差?玲玲每次都比你考得好,你们的学习条件都一样,而你为什么总学不好?你就是太懒,总是注意力不集中。”尽管已经不是第一次在玲玲面前挨训了,欢欢还是很下不了台,含着眼泪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欢欢的妈妈对女儿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或许她以为对欢欢的指责以及用使她感到羞愧的方法可以产生一种刺激,好让欢欢发奋起来,同时又促使两个人之间的竞争,以此来提高欢欢的成绩。但是用这种办法对待一个从小缺乏被鼓励,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只会使她感到更加软弱无力。而这种当面的比较,对于玲玲也是有害的。玲玲会更强烈地感到,要永远走在欢欢的前面,就得给自己设置更高的目标,就同样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因此,这种刺激的结果和竞争的办法对两个孩子都是没有好处的。

实际上,妈妈要使欢欢树立起自信心,最好的办法是不再把两个孩子做比较。因为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在他自己实际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做别的孩子的复制品。正确的办法是,关注欢欢每一个细微的进步,让欢欢明白不管她的学习成绩怎样,只要她努力了,就是大家都疼爱的好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欢欢会解除思想上的负担,从而逐渐树立起自信心,成绩自然会得到提高。

总之,自信心的培养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要使孩子树立起自信心,对孩子既不能过分保护,也不能拿孩子与他人做比较,更多的应该是鼓励。有了自信心的支持,我们的孩子才能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真正做到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增强孩子对失败的承受力

英国已故首相丘吉尔叱咤风云,有人曾经问他:“丘吉尔先生,你在学校里学到的所有经验中,哪一项是最有效的?如何培养了你成为一个将英国从最黑暗的时刻引向光明的人?”丘吉尔稍想片刻,然后说:“是我在高中留级的那两年。”“你是不是(考试)失败了?”“没有,我只是发现了殊途同归的原则。英国所需要的并不是聪明和智慧,而是在最困难的时期,能够坚持下去的勇气。”丘吉尔的一番话可谓至理名言。

当我们鼓励我们的孩子努力去探索各种各样的可能性的时候,我们正在培养他们从失败与经验中学习正确的态度。

犯错误是很好的学习机会,但是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在失败的时候,常常会对自己说:“你看,这下可彻底摔了一个大跟头。”或者说:“你真是笨蛋,怪不得没有人喜欢你。”或是说:“你看,你做不了这件事吧!”这些想法对人的失败更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尤其是在孩子犯错误时,对他们不失时机地大加指责、恐吓,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或是基于改进的做法或是避免孩子犯同样的错误。这种想法是好的,但其效果却是相反的。孩子会因害怕责备而不去冒险,失去学习新技巧的胆量与热情,或产生反叛的心理,越不让做的事偏要去做。如果父母能妥善地处理,就会把某种错误转变为绝好的学习机会。父母可以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并提示出错误的原因,使孩子不再害怕犯错误,让他们学会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把犯错误认为是坏事,不因犯错误而沮丧。气馁,从而在不断的错误中积累经验与勇气。

冬冬在学校里是个活跃的学生,有一次在他的提议下组织了一次夏令营活动。出发前,学校通知了营地的一些基本情况,并告诉需要准备的衣物。在整理行李时,妈妈问冬冬是否需要帮忙,冬冬骄傲地说我会自己照顾好自己的。后来,妈妈检查了他的行李,发现他并没有准备好足够的衣服,困为要去的营地比家里昼夜温差大得多,显然是冬冬忽略了这一点。但是妈妈并没有说什么,冬冬兴高采烈地去夏令营了。等他回来的时候,冬冬向妈妈说起这次夏令营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同时说了少带衣服而晚上不能出去活动所带来的遗憾。后来他表示下次去夏令营前应该列出一个清单,就像爸爸出差前列单子一样,这样就不会忘掉东西了。

尽管这位妈妈知道孩子带少了衣服,必然会影响他的这次夏令营。但并没有立刻指出来,这样就给了孩子一个机会,在尝试中得到经验,这样有利于启发孩子从实践中增长经验。

同样,我们生活在竞争激烈的世界,人们总是不断地体验到成功和失败,孩子也不例外。家长给孩子设立了太高的标准和要求,而且他们经常受到批评和责怪,就会使孩子竞争力发挥不好。一个失败接着另一个失败,他们的自信心就会一点点地崩溃。在日常的教育中,家长可以设置一些可以实现的目标给孩子去做,当他成功时,不要一味地赞扬,应该对他说:“你现在这样做就对了,你是不是在慢慢地感觉一些事情,我想,你现在一定觉得自己很高兴,看起来,多做一些努力,还是有效果的。”这样的话,对于5~15岁的孩子都会有很大的鼓舞作用。而一旦孩子失败的时候,重要的是把事情本身和孩子分开。不应该对孩子说:“你怎么搞的,把事情都弄糟了,你都忘了应该怎么做了吗?”这种说法很没有水平,也减少了教育的价值。作为父母,常常在看到孩子犯错误,特别是有意调皮捣乱时,感到火冒三丈,大发雷霆,这样使得孩子更加害怕犯错误,变得畏畏缩缩。这会使孩子缺乏对失败的承受能力,变得自信心不足。为此,我们应该教育孩子有勇气面对不完善的结果,敢于犯错误,而且能够从错误中学习到经验和教训,而不至于犯了错误就气馁、沮丧,自信心受到损伤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何对待失败,在一定程度上是受父母影响的。当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如果父母对他们表示怜悯,认为他们真是可怜,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孩子就更加为自己感到难过,这无疑会加深孩子对遭遇的不幸的感觉。同时,遭到失败后在情绪上的反映会被无限制的扩大,以后碰到一个小小的挫折,孩子都会感到他的整个生活都被破坏损伤了一样。所以,孩子总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得到补偿和安慰,生活欠他们的债,应当偿还的是他们的父母或其他人,而不是自己去勇敢地面对。他们通常不能想办法克服,而是坐以待毙,或向他人转移自己的苦恼。


刘涛是校篮球队的主力,在一次训练时扭伤了脚,因此不能参加全省的篮球比赛。而刘涛对这次比赛寄予厚望,这次比赛有突出表现者将进入一所著名大学的体育系深造。刘涛带伤在看台上看比赛,看着别人在球场上矫健的身影,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妈妈也替他着急,拍着他的肩膀说:“涛涛,我知道你感觉不太好,我为你难过。我真希望你的脚能马上恢复。真是太不凑巧,不公平,真是太不公平了!”他*的眼泪几乎都要流下来了,她实在为刘涛感到难过。

一个人受伤以后,去医院看病。倘若医生把病情讲得越复杂,看得越仔细,这个人肯定会认为自己病得不轻。刘涛的妈妈假定他不能承受这样的打击,没有能力与耐力去面对现实。其实,受了伤后不能参加重要的比赛,可能失去被大学球队选中的机会,刘涛的失望是很自然的。但妈妈保持冷静,则可以帮助孩子面对现实。而她的怜悯,就让刘涛认为自己是最可怜的人,可怜到不想做任何努力去改变现实。事实上,妈妈可以用乐观的情绪去感染他,情况就不一样。他会认为伤很快会好的,人生本可以有很多选择,进不了大学队同样可以进其他专业队或从事其他的工作。

的确,生病的孩子需要父母的照料,我们不可能强迫一个发着高烧的孩子自己去照顾自己,他们需要得到帮助。孩子也需要父母理解他们遭受的痛苦,需要在情感上给予足够的照顾。但是,我们不能怜悯他人,不能让他们感到自己的病情要由别人来承担,而自己不应体味任何痛苦,克服困难的责任是父母的或是其他什么人的。战胜疾病最主要的还是靠自己,疾病并不会给人任何理由去推卸生活的重担。疾病往往很容易削减人的信心,使人感到无能为力。此时,父母不能用怜悯去挫伤孩子的勇气和毅力。父母应该用鼓励去代替不必要的服务,使孩子能够尽快恢复健康和适应生活。

怜悯是负向的情感,它使孩子显得更渺少。一方面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另一方面损害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天有不测风云”,生活中总会有不幸的事情发生。作为成人尚需极大的勇气去面对生活的打击,何况是孩子呢?很自然,不少人会对孩子加倍地怜悯,这样带来的负作用就是孩子会加重对自己的怜悯,会认为生活对他极不公平,这种自怜的情绪也许会长时间地持续下去,甚至终生。如此一来,他便不能承担生活的重担,而总是去找人弥补他生活中的缺陷。他长大以后也很难成为社会上积极、活跃的分子,因为他的注意力重点集中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关注他人和社会,他只会忿忿不平地埋怨生活。

试想,有同样的事情,我们对成人会采取什么态度呢?对一个有自尊、自信的人,只有不谙人情世故的人才会贸然地向他表示怜悯。因为怜悯表明了对他承受灾难能力的怀疑,而没有体现出对他的尊敬。事实上,孩子也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孩子在家长的正确引导下,对失败的承受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所以,在困难和失败关头,我们成人对孩子应该是鼓励,这种鼓励就是我们对他们的尊重与理解,相信他们有能力承受这种痛苦,在以后的日子里变得更加坚强。

增强孩子对失败的承受力,不能过分地怜悯,也不能有过高地期望。应该是适当的要求,及时地肯定。

当父母对孩子设立期望与目标时,应该考虑孩子的具体条件及本身愿望,而不是过于热衷于父母自身的愿望与利益。如果对孩子设置了过高的期望与要求,如果孩子不能实现目标时,父母难免会有掩饰不住的失望。孩子也会因为达不到父母的标准要求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会自惭形秽,从根本上动摇了自信心,对失败就更没有承受力了。

为此,我们对孩子既要怀有热切的期望,同时也要考虑到孩子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心灵负载。这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能循序渐进地进行,而不可能在短期内一而就。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通常对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同时又不断地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这样的方式会使他们失去珍贵的进取心,降低了自信心的标准。而在以后的教育中,又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寻求各种途径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这是何苦呢?教育专家建议父母应时刻注意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及时指出,并加以鼓励,这会使孩子充满活力,并且会激发他们多做一点、做好一点的欲望。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麦克的父亲是位非常成功的科学家,因此,对孩子的要求也很高。父亲希望他在各方面都要非常地出色。除了学校里正常的学习和活动外,麦克的星期天比上学还要紧张。早上去少年宫学体操、练钢琴,下午则学国际象棋,晚上还要练书法、学素描。父亲希望他在琴、棋、书、画上都有所造诣。麦克是个天资聪颖的孩子,什么东西只要老师教一遍就会了。他经常在各类比赛中获奖,被认为是难得的优秀孩子。但是他却有一些令父母无可奈何的习惯,比如:他似乎比同龄孩子要老成得多,很少尽兴地说笑和玩闹,似乎很压抑。他还很在意别人的评价,稍有微词就情绪低落。

在父亲的高要求下,麦克失去了一个儿童应享受的天真和无忧无虑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父亲又把他作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如果麦克始终像紧锁的发条一样运作,将来他的生活一定会出现不可避免的灾难。长此以往,一旦失败了,他能有足够的承受力吗?

成功的伟人总是看见杯子里有半杯水,而不是杯子的一半是空的,他们为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的每一步而感到欣慰。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应学习这一点,对孩子不抱太高的期望,让他自由地发展,进行必要的鼓励支持,这样孩子成功的机会就更多,对失败的承受力就更强!鼓励孩子学会独立行走

教育家们都十分强调鼓励的作用,认为这是最重要的成长因素。“孩子需要鼓励,就如同植物需要浇水一样。离开了鼓励,孩子就不能生存。”由此可见鼓励对于教育孩子的重要性。

人们常常不明白什么是鼓励,对它的概念及如何实行也不很清楚,甚至认为鼓励就是说好听的,表扬一下。实际上,鼓励就是为孩子提供机会,培养一种信心:对我感兴趣的事我有能力做出贡献;我可以对周围的事物及我本人的生活产生影响;我可以对我感兴趣的事做出积极主动的反应。

明白了鼓励的含义,也有不少家长不明白如何鼓励孩子学会独立行走。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父母对孩子是宠爱有加,什么活也不让他们干。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到成年以后走入快节奏的竞争世界,他将凭什么去发展,又该如何表现自己呢?因此,孩子们能自己做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去做,千万别替他们去做,这是一个需要强调的重要准则。

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们积极性的最大的打击,因为这样就使孩子失去了实践的机会。失去了自信和勇气,从而产生危机感和不安全感。众所周知,安全感恰恰是建立在能够用自己的能力去处理问题的基础上的。

几乎没有几个家长是有意识地损伤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但不幸的是这种无意识的伤害比比皆是。

从幼儿时期,孩子就表现出要干自己的事情的强烈欲望。婴儿在大人给他喂饭时,也会不时地去抓勺子,因为他想自己吃。而父母常常是因为害怕把衣服、桌子搞得一团糟,而不让孩子试一试。这样做,其实是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有所怀疑。我们要重新鼓起孩子的勇气,这比把脏成一团的孩子洗干净要困难得多。所以,只要孩子表示要独立做某件事,父母就应放手让他们去做。在必要的时候,父母可以提供帮助、监督、鼓励和训练。父母没必要去为孩子做所有的事情,也无权去制止孩子做贡献的决心。

家长可以按照各种书中介绍的教育准则去教育孩子,这些道理听起来很简单,可是当希望每件事情干得很像样子,或事情比较急时,就容易放弃那些准则,自行其是了。

孩子的能力常常被低估,对他们的无能为力却大加渲染。但在不少方面又对孩子寄予太高的期望,这就等于把父母的高要求强加于其上,使他们更加胆怯。相反,父母应做的是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给予并创造机会,这种信任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同时允许他们设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妈妈,老师让我参加作文比赛。”上小学四年级的小禾一回到家就告诉妈妈。“太好了,你报名了吗?”“还没有。”“为什么?”“因为我害怕自己会紧张得写不出来。”小禾在家里是听话的小孩,在学校里成绩很好的学生,只是不善言谈,性格内向。妈妈和爸爸说了这件事,决定一起跟她谈谈心:“首先,我们不强迫你一定报名,这事还是你自己做决定。我们可以谈谈参加作文比赛的利弊。参加竞赛可以锻炼自己的智力和意志,增强自己的信心。赢了更好,没有名次,也无关紧要。爸爸不在乎,因为你在爸爸他*的心中是有能力的孩子,不需用竞赛的名次来证明。”妈妈也说:“父母对你比赛结果并不太关心,关心的是你是不是用这个机会去锻炼自己。”有如此开明的父母这样的鼓励和支持,最后小禾报名了,还取得了好名次。

每一个母亲都忘不了孩子走出第一步时自己激动的心情,倘若父母留心孩子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那么为孩子感到骄傲的场面会不计其数。在孩子成长发展的其他方面,如同让孩子迈出第一步一样的过程需要不断地重复。妈妈从孩子身边退一步,把手伸向他,但孩子刚好够不到。就这样,妈妈鼓励孩子往前走。当孩子最终扑到妈妈怀里时,会非常高兴的!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退一步,给孩子一点空间,用不着过分担心,也不用过多地予以保护,而要鼓励与尊重,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信任,同时给予爱的支持,以真正的爱将孩子引向生活之路。

要让孩子学会独立行走,更多的是鼓励,而不是赞扬。可以这样区别鼓励和赞扬,比如孩子主动完成了一件事情,鼓励是说:“你做的这件事情棒极了!”而赞扬却说:“你做了这件事情, 你真是棒极了。”当孩子听到赞扬后,会对自己感觉良好,充满自信,并认为自己的每一点努力都应当得到别人的注意和夸奖,否则他就对自己没有把握。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时刻有人表扬你的。即使你做了很多的事情,或许也不会有人表扬你。孩子面对被“冷淡”的现实,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我真可怜,没有人能欣赏我的努力。”现实就会使他们泄气甚至放弃自己的努力。

赞扬还可能培养起孩子追求完美的倾向,即使很小的孩子也可能为自己设置不现实的标准。他们常常生活在理想中,而理想是个遥远的目标,有时是无法实现的。这样孩子可能会因此怀疑自己的能力,丧失了自信心。

然而,鼓励不同于赞扬,是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不是将孩子的好坏及是否爱他与他做的好事联系在一起。鼓励是把注意力放在孩子需要做的事情本身,以及当他们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所能得到的满足和成就感。

鼓励孩子是不把他们做的事情与父母对他们的爱联系在一起。这样让孩子觉得:无论成功或失败,都不会影响父母对他的关注和爱护。所以他们就不必担心被嘲笑、批评、训斥或者承受那种认为只有做好事情才能拥有父母对他们的爱的压力。孩子应当形成自己独特的爱好和判断力,能够非常放松地去做事情,而不应该产生害怕失去父母的疼爱或受到训斥而不去做事情的心理。

鼓励孩子具有独立意识的方法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对孩子所做的每一点努力都有所反应。孩子是十分看重父母对他们行为的反应的,所以这方面父母应该有相当的敏感性。敏感的目的首先是反映了父母对孩子成长的每一步的关注,其次是肯定他的努力是在正确的方向上,帮助他明白自己的努力的意义。或许很小的一件事情,父母也只是简单的反应,其效果却是分外明显。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肯定孩子的举动后不能加一个小尾巴,譬如说:“你做得很好,但是……”这种自以为聪明的先拍后打,想使孩子高高兴兴地接受某种教训。实际上孩子对批评也是相当敏感的,他们会认为:“噢,原来就是为了说后面的那一段话。”这样既起不到鼓励的作用,也把赞扬的效果给抵消了。还有一点是,父母常常忽略孩子做得好的一面,而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不足的一面,这样也是不足取的。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让孩子乐于接受指出的不足,又对自己正确的行为有所判断。

总之,鼓励孩子学会独立行走,既要体现父母对他们成长的关注和责任,又要体现对孩子足够的尊重与理解。尊重与理解孩子,意味着父母把孩子看成了一个个体,而这个个体有权利像成年人一样去判断、去决定。做父母的责任是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态度和方式,能够充分独立地、客观地处理生活中的各类问题。

鼓励孩子们独立行走,就要给孩子们足够的空间去自由发展,要增强他们主动做事的积极性。肯定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权利,这是孩子成长最珍贵的因素。一旦孩子学会了独立行走,对父母是极大的安慰,必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所以,年轻的父母们,放开你们的双手,让孩子独立行走吧!了解孩子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尽相同,有的生龙活虎、性格外向,有的生性腼腆、内向;有的孩子生性好动,整天不知疲倦地蹦呀跳呀,有的则像只病猫,整天蜷在那里不动;还有的孩子较为胆小,有的则从小就似乎天不怕地不怕。对于不同性格的孩子,父母需要给予不同的关怀教育。父母只有认真、细致地去观察孩子,才可能准确地了解到孩子的性格特点,去指导、帮助和鼓励自己的孩子。

尽管每位家长都力求教育孩子从小要懂事、聪明、热爱学习等,但在不同的家庭,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有的家长过分地保护孩子,总怕碰着、生病或吃亏,结果使孩子从小就生活在父母过分关爱的世界中,他的才能得不到锻炼和发挥,变得保守、懦弱。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受到抑制,更不可能有创造性思维。有的孩子极少得到父母的肯定和鼓励,听到最多的是你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他们的自信心就会一点点地被摧残。

其实,很多自以为懂得孩子的家长只是徒有其名。他们并不真正了解孩子,所以在理解孩子上面也不十分准确,孩子也不能很默契地领会父母所给予的暗示与判断。父母往往宁愿运用想像力去臆断孩子是一块怎样待铸的钢坯,也不愿去多下功夫了解孩子;他们宁愿花时间去向知己诉苦,诉说孩子不听话、不遂愿的种种理由,也不愿和孩子进行一次长谈,倾听他们的看法与愿望,并进入其内心世界。其实,不能与孩子及时地沟通,孩子就会对父母产生不信任之感。我们应该懂得,真正做到了解自己的孩子,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事实上,父母很少向孩子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只习惯于做道貌岸然的训导,而不是平等的交流。反过来,要求孩子向父母暴露一切,显然这是不平等的要求,当然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父母经常用一种语调和孩子讲话,总是以教训的口气、引诱的口气和哄人的口气去赢得他们的合作。孩子会非常敏感,他们能很快地分辨出你在讲话中所要传达的真正意思和态度。这样,即使他们采取合作的态度,也不会是发自内心的。如果我们以平等的、如同朋友谈话的口气与孩子交谈,那么多数情况下是能顺利地与自己的孩子交流思想的。

作为父母,我们的责任是引导孩子。要正确地引导孩子,首要条件是必须充分地了解孩子。通过细致的观察,了解他们的行为目的、情感愿望,如果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需要,就对他们有了更深的理解。

如果父母比较开明,能够自由地接受孩子的思想,与他们一块儿讨论,研究可能的结果,经常问:“那样的话将会有什么发生?”“你会有什么感觉?”“别人又会有什么感觉?”这样的话,孩子就会想到,在解决人生疑难问题上,他有了同伴。许多人成年之后仍会认为最好的朋友是他的父母,和他们的交心会使孩子终生受益。父母向孩子敞露自己的内心,既表现了对孩子的尊重与信赖,也加强了与子女的情感联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密切,双方就更容易沟通,避免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使孩子能顺利地成长。不少父母也会和孩子们总结自己的失败与成功,表达自己的计划与展望,这实质上就是给孩子上了一堂最生动的人生教育课,反过来对父母也是一种激励。有些父母一生坎坷,甚至终生不得志,要和孩子一起回顾分析自己不幸的经历,承认自己的失败,对做父母的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也许会担心孩子因此看不起自己。事实上,父母将自己的实践积累、经验教训传授给了孩子,是他们人生经历中最珍贵的礼物。

要了解孩子,与孩子建立起交流的关系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明知孩子有了新的想法,不去及时地交流、了解,那么若孩子的想法一开始就有缺陷,这种缺陷在他的头脑中保留并发展下去,就难以纠正了。

同孩子交流,并不是简单地提出各种要求和期望,甚至是命令。正确的方法是同孩子就一件事做一番就事论事的讨论,通过讨论来琢磨孩子的感觉。这样可以帮助父母了解孩子对这件事的真实感受与想法,提出正确的建议,同时又可以避免简单要求所引起的反感。例如海伦有丢三落四的习惯,经常忘记带齐上课的用具。倘若只是简单地训斥、教导,说:“第二天上课要用的用具你应该清楚地知道,为什么总是不改呢?”这只是一味地训话,提要求。孩子的反应就会是:“见鬼,又是这一套。”于是,原本有的惭愧被父母的训斥冲淡了,换来的是满腔的怨气。换种方式来处理这件事,可以毫无成见地说:“海伦,老师说你常忘带学习用具,今天是不是又忘了?”当孩子承认后,父母可以继续问:“是时间太紧来不及收拾,还是记不住呢?”这种方式不主观臆断,态度平和且尊重孩子,表现出愿意倾听孩子的解释和看法。无论情况如何,也不论孩子是否有主要责任,这种平和的方式,就会赢得孩子合作的态度。

当同孩子讨论他们的想法时,应该给予足够的机会让他们尽情地表达,并给予足够的理解。任何伤害孩子自尊心或感情的话,应尽量少说,最好是不说;否则就会阻碍进一步的交流,使孩子心存戒备,不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

的确,孩子的想法不一定与父母相一致,这时父母往往会犯主观意识上的错误。所以,做父母的应随时准备接受孩子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表现出较出色的修养与鉴别能力,能够容忍,能够认识到孩子思想中的闪光点,这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同样,在互相平等的前提下,父母和孩子都重新思考与衡量自己的观点,不只是把解决问题的重点放在谁对谁错的定式上,应该针对问题本身,弄清楚谁的观点更有道理,更符合现实情况。这就必须有开放的头脑,要做到这一点,对父母来说也实属不易。但是,只有这种耐心和风格,才能引导孩子正确地思考问题,而不是强迫孩子改正。

和孩子交谈,意味着孩子和父母一起寻找方法去解决问题,并不意味着孩子可以不听父母的话,父母失去领导、影响孩子的地位。其实,讨论的过程就是父母用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去影响和引导孩子的过程。反之,如果不能平心静气地与孩子讨论面临的问题,孩子不能表达他们的意见,父母也不听取孩子的意见,那么孩子就会我行我素,根本不去理会父母的意见和看法,父母就丧失了影响孩子的机会。合作只能赢得,而不能要求。这是个显而易见的道理。

每个父母都有权利与义务教育好孩子,但并不等于一方可以干涉另一方的决定。尤其是父母没有就某件事讨论明白,没有探讨出一致的意见和对策时,对于犯错误的孩子的管理显得没有主见,令孩子感到模棱两可,不知所措。当孩子有一定的推理、思考能力后,甚至会利用这种局面为自己的错误打掩护、推脱责任。

有些家庭是严父慈母,有些家庭则是严母慈父。不论父母哪一方过于严厉或过于放纵,若在教育孩子上出现矛盾,都会产生负面影响。父母的意见分歧,可以发表各自的意见,或相互讨论,但决不可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横加干涉。特别是不应当着孩子的面阻止或提出反对意见,伤了感情不说,还会令孩子不知所措。

一般来说,现代家庭中没有绝对的权威,父母可以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去处理与孩子的关系。父母不应交叉参与相互关系问题的解决,这是对孩子的信任。如果父母能做到尊重对方的观点,不加干涉,两种方式可以协调,孩子也能从这种关系中获取对自己成长最大的益处。

值得注意的是,了解孩子也不能过多地干涉孩子的事情。每一个人都是在与家庭和社会的形形色色的关系中长大的,这种形形色色的关系对孩子的一生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此,父母就要针对孩子的个性,培养孩子能在现实社会环境中生存,并拥有战胜环境的能力。社会生活是现实的,即使父母为孩子提供一个按自己意愿设想的成长环境,也无法阻隔他们与现实生活及其生长环境的接触。所以,父母应该允许孩子有机会接触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学会去应付各种关系和问题。而不应将他们与真实世界隔离开来,用自己的希望或假设去操纵现实。父母在孩子与他人交往、沟通时,无疑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培养他们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做出良好的判断。在具体指导时,要尽量避免越俎代疱,独断专行,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建立起人际关系网络。

总而言之,要实现对孩子成功教育,就必须了解孩子。平等交流是了解孩子的最好方式,与孩子交流时要给予孩子充分的空间去尽情表达,做到不伤害孩子的自尊,也不应去过多地干涉孩子的事情。了解孩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父母付出爱心、耐心与恒心。只要付出了满腔的热情与心血,掌握了正确的方式和方法,对孩子实施成功的教育是可以实现的,并且会成就一个生命未来的辉煌!

网友评论:


进入论坛论坛热帖